廣東茂名某化工企業2022年1月進口了一批保稅化學材料,原本是和國內采購的同類化學材料分開儲存的。同月由于保稅化學材料儲存罐發生泄漏,為防止事故將保稅化學材料轉移到放置國內同類化學材料的儲存罐體內,造成了保稅和非保稅材料混合。事后也未向海關報告,因此被處罰。
事出緊急,未能提前取得海關許可而擅自移動保稅料件是情有可原的,也是無可厚非的合理避險方法。關鍵在于事后的處理,合理的理由也不能使違規合法化。但是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海關政策中的容錯機制,根據2022年6月30日發布海關總署公告2022年第54號(關于處理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規定了主動披露企業免于處罰或減輕處罰的相關條件和情況,企業在6個月內主動報告上述事項就可以免于處罰。
企業應該多了解主動披露政策,可以提前化解很多關務風險。當然前提條件是要知道有相關政策,關鍵在于企業的關務管理體制是否完善,能夠發揮海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在企業內部宣講法規,提高守法意識,向海關反映企業實際生產困難,為企業爭取最大的利益。
臺灣高雄港進口清關公司哪家信譽比較好?臺灣報關公司推薦青貯飼料收獲機進口報關流程_清關需要多久海運出口危險貨物包裝的檢驗手續(一)活化碳酸鈣是什么?如何進口?貨物總清單的填寫上海進口飲料清關公司航空快遞的相關常識(二)臺灣布料進口清關物流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