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隨著從高雄起飛的ae967航班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機上運載的24個品種、2922條來自寶島臺灣的觀賞熱帶魚也順利登“鷺”,這是臺灣觀賞魚首次“乘坐”飛機抵達廈門。在接到臺灣觀賞魚即將空運入境的消息后,廈門高崎機場海關現場關員早早做好準備,現場查驗關員快速核對數量、品種等項目,不到半小時就迅速辦結所有通關手續,使這批觀賞魚的成活率達到100%。
據悉,目前廈門口岸已成為大陸地區最大的臺灣觀賞魚進口口岸。此前,臺灣觀賞魚都是從臺灣本島各地先空運至金門,再由金門通過海上直航運至廈門,然后空運到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整個物流時間最快也要18個小時。此次進口則首次采用從臺灣本島直飛廈門的模式,為確保其順利通關,廈門高崎機場海關采取多項便利措施:建立涉臺鮮活貨物專用接單窗口,保證通關效率;采取專人驗放、24小時預約加班服務,提前做好單證審核工作,飛機一到即可快速完成通關手續;設立專項聯絡員,及時受理解決企業碰到的問題。通過海關和企業的通力合作,觀賞魚進口的整體物流時間大幅縮短至6小時,其成活率也比海運模式更高。
“多虧了海關通關快捷,保證這批觀賞魚成活率達到100%。從空運渠道進口臺灣觀賞魚不僅速度快、費用省,成活率也高,這次進口通關如此順利,更加堅定了我們將空運渠道當作觀賞魚進口常用通道的信心。”進口單位廈門魚之家觀賞魚養殖場林經理如是說。(陳李莉)
“證照分離”滿月 改革效果凸顯廈門海滄保稅港區二期正式封關運作強化宣傳引導 共建食品安全防線海關助力汕頭保稅物流中心成為汕頭外貿新增長點海上貿易散貨的操作技巧(一)黃埔海關退運2078臺不合格進口打印機服務的承諾 節日的堅守東海國門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