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2010年全國海關共截獲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20155批,扣留侵權貨物1.08億件,案值人民幣2.49億元。
2010年底,某貿易有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海關申報出口剎車片14440件。海關現場關員審核報關單時發現電子審核系統顯示貨物“被布控”,立即通知查驗現場進行查驗。經開箱查驗發現,貨物確實侵犯“toyota”商標專用權。“這是一次成功的風險布控”,查發該案的青島海關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田旭剛說,“海關風險管理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風險管理平臺是海關知識產權工作的“智庫”,海關知識產權工作人員集合海關監管各環節的業務經驗,對易侵權貨物的申報商品名稱、生產企業、出口企業、出口航線等多個因素進行風險分析和排查,確定布控指令并錄入風險管理系統。海關現場關員審核報關單時,系統自動顯示布控指令,準確鎖定查驗目標,快速查獲侵權貨物。
在浙江義烏,海關關員打假了有新裝備。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查驗關員潘亮借助科技設備,短短幾十秒鐘就判定一票申報品名為化纖背包的出口貨物中的數千雙印有“paul smith”標識的運動鞋為涉嫌侵權貨物。 潘亮的“新裝備”是義烏海關為提高查處侵權行為效率而最新配備的移動手持終端設備。利用該設備連接無線網絡,關員可以在查驗的過程中實時查詢貨物的品牌備案等信息,對貨物是否涉嫌侵權作出快速判斷。
“義烏每個小商品出口集裝箱都是一個‘小型百貨超市’,裝有十余種甚至四五十種貨物,涉及的商品品牌五花八門。”義烏海關監管查驗科科長袁霄衛說,“有了這個移動終端,現在我們當場就可以對商品信息進行查詢,及時作出判斷,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貨物的通關時間”。
針對郵遞渠道侵權出現的新特點,杭州海關依托自主研發的“出口郵政快件提前申報系統”,對主要侵權案件的特點進行分析,對易侵權商品消費國、易侵權商品品名等信息進行歸納,實施有針對性地查驗,進一步加強對郵運渠道的監管。
上海海關則通過探索與各界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打擊侵權行為,提升執法的效能。在空運快件渠道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上海海關與中外運敦豪等大型國際快件企業簽署了備忘錄,通過整合利用大型國際快件企業風險管理資源優勢服務海關監管工作。實踐中,企業積極支持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根據海關風險要素提示,配合海關嚴把報關前的攬貨環節,加強“驗視內件”力度,確定各種監控重點,并將可疑快件集中到海關定點查驗區域接受集中查驗。
海口海關積極助力海南“海洋強省”建設意大利咖啡豆進口報關手續是怎樣的?今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萬億美元(轉載)欽州港報關出口冷凍鱘魚海運越南海防港清關代理進口固體飲料到上海如何報關全面進口監管計劃廣州出口海運費用持續上漲,有望創新高海關截獲一批假香奈兒皮包